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聯系我們  

国产黄片视频

 
 

體系認證

產品認證
培訓服務
綠色產業
信用評價
行業資訊
學術園地
成功案例
 
 
 

 電話:0871-65339819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區海源北路
 昆百大.國際派C座30層3006室
 服務QQ:3272517303
 E-mail:3272517303@126.com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20條措施的通知

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20條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0〕115號),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防治快遞包裝污染,促進快遞行業綠色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主要目標

2021年,快遞包裝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過度包裝兩個專項治理深入開展;循環中轉袋使用、城區快遞網點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0%,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萬個。

到2022年,快遞包裝治理體系逐步健全,快遞包裝治理的市場主體激勵約束機制基本建立;貫徹執行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有序建立省內統一規范、約束有力的快遞綠色包裝地方標準體系;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3萬個。

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6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二、完善快遞包裝法規規章和標準體系

(一)嚴格執行快遞包裝法律法規規章。推動全省電子商務、郵政快遞等行業政策法規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有效銜接,進一步明確市場主體法律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加快形成有利于完善快遞包裝治理的政策法規體系。推動修訂《云南省郵政條例》,完善快遞包裝治理規定,明確市場主體法律責任,推進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省司法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標準化工作。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8部委《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市監標技〔2020〕126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地方標準。建立省級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機制,加強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等綠色包裝國家標準的應用推廣。貫徹實施可循環快遞包裝、產品與快遞一體化包裝、合格包裝采購管理、綠色包裝認證等重點領域的有關標準。推廣使用可降解材料與包裝產品標識標準、可降解快遞包裝標準,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制定滿足我省實際需求、要求更嚴、水平更高的快遞包裝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科技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配合)

(三)落實認證和標識制度。實施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產品標識制度。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郵政局關于開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工作的實施意見》(國市監認證〔2020〕43號),加強有關部門、認證機構和產品生產企業的聯系。宣傳貫徹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產品標識等制度,優化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監管服務。加強對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活動及結果監督管理和行業采信情況的檢查督促,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

(四)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污染治理,推動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迪慶等地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推動全省快遞業務實現電子運單全覆蓋,全面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大幅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托盤、集裝單元器具的應用比例。組織有關行業協會制定電商行業綠色包裝標準,明確電商行業使用包裝的材料、用法、用量、廢棄物回收要求,推動電商企業規范綠色包裝操作細則。推動電商和快遞企業建立綠色采購制度,鼓勵優先采購經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推廣使用低克重高強度、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鼓勵使用免膠紙箱,鼓勵通過包裝結構優化減少填充物的使用。(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升快遞包裝產品規范化水平。嚴格執行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提高與寄遞物的匹配度,防止大箱小用。督促企業根據寄遞物品的性質、尺寸、重量,合理進行包裝操作,防止過度包裝,盡量減少包裝層數、空隙率和填充物。全面禁止電商和快遞企業使用重金屬含量、溶劑殘留等超標的劣質包裝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對有毒有害劣質快遞包裝生產企業、違規使用的電商和快遞企業開展聯合專項整治。(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指導快遞企業落實協議用戶管理責任,在協議中明確綠色包裝有關內容和責任,并通過向上游嵌入,提供收寄、包裝一體化服務,逐步實現一次包裝滿足寄遞需要。發揮云南特色產品優勢,鼓勵電商企業選擇一批商品品類,通過產地直采、原裝直發、聚單直發等模式,推進產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

(七)推動快遞企業嚴格操作規范。將快遞包裝操作規范列為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提升內容,推動不規范分揀、投遞、包裝操作等行為納入消費者申訴受理事項,實行常態化治理。建立快遞包裝治理工作體系和管理臺賬,完善內部規章制度。督促快遞企業定期開展快遞綠色包裝自查工作,規范快件投遞“最后一公里”。(省郵政管理局負責)

(八)完善快遞收寄管理。推動快遞企業將包裝減量化、綠色化等要求納入收件服務協議,協議用戶自備包裝物的,須告知封裝用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推動電商平臺開展綠色消費活動,督促入駐電商企業落實環保要求,依據不同包裝物分類定價,采取積分激勵、綠色信用等方式引導消費者使用包裝物。(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鼓勵包裝生產、電商、快遞等企業形成產業聯盟,擴大合格供應商包裝產品采購和使用比例?爝f企業要加強對分支機構、加盟企業的管理,建立快遞包裝產品合格供應商名錄,加強綠色采購管理,建立分支機構、加盟企業采購和使用包裝產品的引導和約束機制。引導快遞企業優化運輸組織模式,提高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比例,降低運輸能耗和排放強度。(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

(十)推廣可循環包裝產品。在電商和快遞業務中,結合云茶、云花、云菌等云南特色商品種類,組織開展公開征集、設計大賽等,遴選推廣一批快遞包裝減量和循環利用的新技術、新產品。鼓勵電商、快遞企業在倉儲、運輸、配送、分揀、加工全過程中使用可降解、可循環、可復用的“箱式體”快遞包裝。指導電商平臺引導平臺內經營者推廣使用可循環包裝。鼓勵在同城生鮮配送、連鎖商超散貨物流中推廣應用可循環可折疊快遞包裝、可循環配送箱、可復用冷藏式快遞箱,減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培育可循環快遞包裝新模式。鼓勵電商平臺結合商品種類設置可循環包裝商品專區;支持快遞企業和第三方機構通過信用質押、超期扣款、回投返款等多種模式,擴大可循環快遞包裝使用范圍。充分利用智能快件箱等快遞末端服務平臺,引導有關企業開展系統研發,增加可循環包裝的回收功能,提高包裝回收的有效性和時效性。鼓勵電商和快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合作設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協議回收點,提高回收率。鼓勵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投放和回收設施共建聯營。推行可循環快遞包裝統一編碼和規格標準化,建立健全上下游銜接、平臺間互認的運管體系。(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推動可循環快遞包裝基礎設施建設。各州、市人民政府結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和美麗縣城建設等工作實際,在社區、高校、商務中心等場所,規劃建設一批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在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時,統籌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建設;探索實行可循環快遞包裝保障設施用地、減免設施場地占用費等支持政策。選擇昆明、德宏、普洱等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瘧迷圏c示范,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州、市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創建。(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

(十三)加強快遞包裝回收。加強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建設,推動在校園、社區等場所的快遞網點設置快遞包裝紙箱集中回收區,快遞企業可通過積分獎勵兌換或者消費折扣等激勵形式,提高消費者參與度,提高包裝紙箱的復用比例。推進快遞包裝材料和產品綠色設計,鼓勵同類別產品包裝使用單一材質材料,減少使用難以分類回收的材料和包裝設計,提升快遞包裝可回收性能。鼓勵發展“互聯網+回收”新業態,推進快遞包裝廢棄物中可回收物的規范化、潔凈化回收。推動快遞包裝回收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商場。(省郵政管理局、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分類投放和清運處置。推進快遞包裝廢棄物分類處置,以昆明市為試點,逐步推動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在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場所合理設置分類收集設施,規范居民分類投放行為,保障快遞包裝廢棄物及時得到清運。將快遞包裝回收利用與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相銜接,降低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填埋比例,提高快遞包裝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完善支撐保障體系

(十五)加強監管協同。加大快遞包裝治理的監督執法力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和定期摸底調查,將快遞包裝有關標準實施情況納入電商和快遞行業管理。強化對快遞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的執法檢查,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查處。運用大數據技術完善快遞綠色發展監管方式,支持郵政和快遞行業建立綠色發展監測評估體系。(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加強政策協同。積極謀劃綠色快遞物流和配送體系建設、專業化智能化回收設施建設等項目,積極爭取中央投資支持。支持有關企業申報地方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中小企業、信息化等方面資金。研究將綠色、可循環快遞包裝生產和規;瘧闷髽I列入綠色信貸支持范圍,在綠色債券發行等方面予以支持。落實快遞綠色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發揮政府采購引導作用。研究制定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利用、新能源快遞車輛通行等支持政策。將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和回收處置統計監測分析平臺、執法和監管能力建設納入數字政務一體化建設統籌推進。(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省稅務局、云南銀保監局、云南證監局、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加強科技協同。開發智能打包、膠帶與紙箱分離等新技術,加快綠色環保、功能包裝材料的研發應用。鼓勵各類創新平臺主動發布綠色包裝技術研發成果,推動快遞包裝操作和分揀配送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作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大快遞綠色包裝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省科技廳牽頭;有關部門配合)

八、強化組織實施

(十八)加強部門協同。建立發展改革、郵政管理、工業和信息化、司法、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在郵政管理部門設立辦公室,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及時總結推廣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有效管理措施、商業模式和制度成果,協調解決實施中的問題。(上述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落實地方責任。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快遞包裝治理的統籌指導,結合實際情況納入生態環境治理等工作部署,加強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技能培訓,有力有序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瘧迷圏c示范的州、市人民政府要組織編制試點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和模式。(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渠道,利用“3·15”、世界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綠色郵政宣傳周、“雙十一”活動等,開展快遞綠色包裝征文、短視頻大賽等,大力宣傳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快遞包裝社會治理體系。(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友情連接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 | 國家質檢總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網 | 中國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電話:0871-65339819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區海源北路昆百大.國際派C座30層3006室   服務QQ:3272517303   E-mail:3272517303@qq.com
Copyright©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萊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滇ICP備14002819號 
網站建設:昆明邦凱網絡